Gimy+ 劇迷 Gimy+ 劇迷
海報背景
百老匯旋律海報圖

百老匯旋律

備注 :HD
別名 :
更新 :2021-03-16 19:35:58
1929·美國·詳情
收藏
0.0
劇迷評分
  • 很差
  • 較差
  • 一般
  • 推薦
  • 力推
0次評分
  • 很差
  • 較差
  • 一般
  • 推薦
  • 力推
故事描述昆妮和漢克姐妹倆個均為歌星,在家鄉演出成功後,來到紐約闖天下。她們倆加入了百老匯的歌舞團,並且姐妹倆同時愛上了歌舞團經理艾迪,發展出一段浪漫的戀情。這是米高梅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也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第2屆)的有聲片,上映當時標榜:百分之百對話,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影片的主要吸引力是其歷史價值,另外歌曲依然動聽、表演熱情洋溢,對白幼稚而有趣,有一種早期電影的稚氣。影片首次運用聲畫對位法,為電影藝術帶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歌舞場面部分采用黑白,部分采用彩色拍攝。1940年重拍為《百老匯雙姝》(Two Girls on Broadway)。另外,1936年、1938年和1940年推出了《百老匯旋律》的續集。在音樂方面,負責撰寫詞曲的納西歐赫伯布朗和阿瑟弗裡德的表現在水準之上,插曲《你屬於我》大受歡迎。《彩繪娃娃的婚禮》的歌舞場面用部分黑白、部分彩色拍攝而成,令人耳目一新。阿瑟弗裡德因本片的成功為日後多部歌舞片的監制,米高梅首席制片人歐文泰爾伯格以本片的成功,開啟了米高梅的歌舞片王國時代。多年來評論家們都認為:如果給歷屆最佳影片打分的話,那麼第二屆的最佳影片《百老匯之歌舞》是分數最低的一部影片。當時,有聲電影剛剛問世,米高梅(MGM)公司想在影片中充分發揮聲音的特點,積極籌拍以“舞臺情史”為題材的新型歌舞片。制片人歐文•塔爾伯格請了兩位歌詞作家寫了一對姐妹互讓愛情的一部歌舞演出本,要求在影片中“百分之百說話,百分之百唱歌”。於是就誕生了這部《百老匯之歌舞》。該片耗資三十五萬美元,花去三十天時間方告完成,上映後轟動一時。這部影片故事簡單,情節老套,但片中一些歌舞曾廣泛流傳,例如主題歌《百老匯的旋律》以及《男朋友》、《你我心心相映》和一段芭蕾舞表演節目都被選入好萊塢歌舞集錦大全。如果從現代音樂片的標準來看這部電影可能會認為水平不高,但在當時流行的三角戀愛劇中它已經算是出色的了。而且,影片的場面布景華麗,歌舞設計新穎,聲音的運用比較成功。這些技術上的成功,使這部平庸的片子增色不少 ,以至米高梅(MGM)公司以後還陸續拍了幾集續集,如《1936年的百老匯旋律》、《1938年的百老匯旋律》等。
展開

資源列表

排序

相關明星

相關影劇

更多
  • 片名:百老匯旋律
  • 狀態:HD
  • 主演:查爾斯·金 貝茜·洛芙 安妮塔·佩姬 
  • 導演:哈裡·博蒙特 
  • 年份:1929
  • 地區:美國
  • 類型:未知
  • 頻道:內詳
  • 上映:未知
  • 語言:內詳
  • 更新:2021-03-16 19:35
  • 簡介:故事描述昆妮和漢克姐妹倆個均為歌星,在家鄉演出成功後,來到紐約闖天下。她們倆加入了百老匯的歌舞團,並且姐妹倆同時愛上了歌舞團經理艾迪,發展出一段浪漫的戀情。這是米高梅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也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第2屆)的有聲片,上映當時標榜:百分之百對話,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影片的主要吸引力是其歷史價值,另外歌曲依然動聽、表演熱情洋溢,對白幼稚而有趣,有一種早期電影的稚氣。影片首次運用聲畫對位法,為電影藝術帶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歌舞場面部分采用黑白,部分采用彩色拍攝。1940年重拍為《百老匯雙姝》(Two Girls on Broadway)。另外,1936年、1938年和1940年推出了《百老匯旋律》的續集。在音樂方面,負責撰寫詞曲的納西歐赫伯布朗和阿瑟弗裡德的表現在水準之上,插曲《你屬於我》大受歡迎。《彩繪娃娃的婚禮》的歌舞場面用部分黑白、部分彩色拍攝而成,令人耳目一新。阿瑟弗裡德因本片的成功為日後多部歌舞片的監制,米高梅首席制片人歐文泰爾伯格以本片的成功,開啟了米高梅的歌舞片王國時代。多年來評論家們都認為:如果給歷屆最佳影片打分的話,那麼第二屆的最佳影片《百老匯之歌舞》是分數最低的一部影片。當時,有聲電影剛剛問世,米高梅(MGM)公司想在影片中充分發揮聲音的特點,積極籌拍以“舞臺情史”為題材的新型歌舞片。制片人歐文•塔爾伯格請了兩位歌詞作家寫了一對姐妹互讓愛情的一部歌舞演出本,要求在影片中“百分之百說話,百分之百唱歌”。於是就誕生了這部《百老匯之歌舞》。該片耗資三十五萬美元,花去三十天時間方告完成,上映後轟動一時。這部影片故事簡單,情節老套,但片中一些歌舞曾廣泛流傳,例如主題歌《百老匯的旋律》以及《男朋友》、《你我心心相映》和一段芭蕾舞表演節目都被選入好萊塢歌舞集錦大全。如果從現代音樂片的標準來看這部電影可能會認為水平不高,但在當時流行的三角戀愛劇中它已經算是出色的了。而且,影片的場面布景華麗,歌舞設計新穎,聲音的運用比較成功。這些技術上的成功,使這部平庸的片子增色不少 ,以至米高梅(MGM)公司以後還陸續拍了幾集續集,如《1936年的百老匯旋律》、《1938年的百老匯旋律》等。
影片
搜尋記錄
刪除
熱門搜尋
本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