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my+ 劇迷 Gimy+ 劇迷
海報背景
0.0
劇迷評分
  • 很差
  • 較差
  • 一般
  • 推薦
  • 力推
0次評分
  • 很差
  • 較差
  • 一般
  • 推薦
  • 力推
1944年……德軍與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為爭奪納爾瓦地峽進行了一連串戰鬥。7月,蘇軍攻占了納爾瓦,這座古城九百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線。納爾瓦身後的坦能堡防線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最後防線,一群20歲出頭的愛沙尼亞青年人志願加入武裝黨衛軍親衛隊第20師,開始在東線迎頭痛擊蘇軍裝甲部隊,為反抗蘇聯的占領而戰。 這不是愛沙尼亞第一次淪為東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戰的戰場。從楚德湖的冰上大戰算起,這一戰鬥已持續了七百多年,夾在中間的愛沙尼亞人也不可避免地被雙方裹挾其中,成為歷史的犧牲品。…… 到了9月,由於芬蘭宣布停止同德國的軍事合作並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腹背受敵的德軍決定撤出愛沙尼亞。蘇軍尾隨著德軍一路前進直至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紅軍中的葉沙尼亞(俄羅斯化的愛沙尼亞人)士兵也親眼見證了,那面象征著愛沙尼亞民族獨立的藍、黑、白三色旗,於德軍撤離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爾曼塔懸掛了四天之後,終於在9月22日被蘇聯的紅旗所取代。…… 占領塔林,並非蘇德雙方在愛沙尼亞的最後一戰。……11月,在薩雷馬島泥濘、茂密的森林中,葉沙尼亞士兵頂著德軍艦艇的炮火,驅逐了愛沙尼亞最後一批德軍。大規模的戰事終於結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臨這片小小的國土,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仍難以撫平…… 這,就是愛沙尼亞人的1944年。
展開

資源列表

排序

相關明星

相關影劇

更多
  • 片名:1944
  • 狀態:HD
  • 主演:卡斯帕·威爾伯格 克裡斯蒂安·烏克斯庫拉 麥肯·施密特 格特·勞塞 亨德裡克·圖姆佩勒 卡爾·安德烈亞斯·卡梅特 亨裡克·卡爾梅特 帕努·歐加 普瑞特·斯川伯格 普瑞特·派厄斯 馬特·派厄斯 克瑞斯托·維丁 賈克·普林特斯 馬格努斯·馬裡烏森 邁特·馬姆斯登 托努·歐加 瑟珀·西曼 安妮·裡曼 
  • 導演:埃爾莫·紐加農 
  • 年份:2015
  • 地區:其它
  • 類型:戰爭片 
  • 頻道:內詳
  • 上映:未知
  • 語言:其它
  • 更新:2021-04-17 12:04
  • 簡介:1944年……德軍與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為爭奪納爾瓦地峽進行了一連串戰鬥。7月,蘇軍攻占了納爾瓦,這座古城九百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線。納爾瓦身後的坦能堡防線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最後防線,一群20歲出頭的愛沙尼亞青年人志願加入武裝黨衛軍親衛隊第20師,開始在東線迎頭痛擊蘇軍裝甲部隊,為反抗蘇聯的占領而戰。 這不是愛沙尼亞第一次淪為東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戰的戰場。從楚德湖的冰上大戰算起,這一戰鬥已持續了七百多年,夾在中間的愛沙尼亞人也不可避免地被雙方裹挾其中,成為歷史的犧牲品。…… 到了9月,由於芬蘭宣布停止同德國的軍事合作並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腹背受敵的德軍決定撤出愛沙尼亞。蘇軍尾隨著德軍一路前進直至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紅軍中的葉沙尼亞(俄羅斯化的愛沙尼亞人)士兵也親眼見證了,那面象征著愛沙尼亞民族獨立的藍、黑、白三色旗,於德軍撤離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爾曼塔懸掛了四天之後,終於在9月22日被蘇聯的紅旗所取代。…… 占領塔林,並非蘇德雙方在愛沙尼亞的最後一戰。……11月,在薩雷馬島泥濘、茂密的森林中,葉沙尼亞士兵頂著德軍艦艇的炮火,驅逐了愛沙尼亞最後一批德軍。大規模的戰事終於結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臨這片小小的國土,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仍難以撫平…… 這,就是愛沙尼亞人的1944年。
影片
搜尋記錄
刪除
熱門搜尋
本地記錄